新趨勢?教你出賣自己資料,定期換取被動收入 Fetch Rewards
現在是2021年,如果你看到針對你的廣告 ( targeting ads)還會大吃一驚的話,那就落伍了。我們知道,任何的網路足跡,在你google網頁、看 facebook、到Amazon 購物時,你的資料是「無時無刻」都在被系統自動收集著的!
這些廣告商或資料系統商,為什麼要耗費無數伺服器資源,花大錢找來資料科學家,來「買」資料呢?答案當然是為了將這些廣告,正確的、在對的時間、把它投放給對的人。換句話說,這個投資,就是為了精準的把廣告預算用在刀口上,讓目標消費者做消費,也就是「轉換」。
但一般大眾也別太擔心,因為個資一般來說是遮住的,系統只能有限合法的搜集你的行為資料,即時真的蒐集到你的 個資 PII (Personal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),以大公司/大網站來說,都會有一定的隱私保護宣告,告訴你他們會怎麼運用(雖然一般普羅大眾最好是看得懂呀!),然後,為了不讓資料被隨意取用,也會聘請資安專家或導入安全系統做把關,讓資料不能外洩。所以為什麼這些網路購物公司(例如 Amazon)會大者恆大了!誰想要記住這麼多帳號,或者在不可靠的小公司上面留下個資或信用卡資料呀!
既然,反正,資料都會流出去,那為何我們不充分利用自己的這些行為資料,主動「賣」出去呢?當然不是要你親自去找他們這麼麻煩啦!今天要介紹一款很聰明的 app,可以主動幫你「賣」資料,除了讓你可以拍照收據之外,還能夠自動串接你的 Amazon 和 email 帳號,一鍵抓取各種合格收據。讓你幾乎什麼事也不做,躺著賺被動收入了!
Fetch Rewards
推薦連結:https://fetchrewards.onelink.me/vvv3/referraltext?code=4323X
(使用推薦連結你我雙方,都會收到一點系統獎勵)
基本功能:
在 Activity 頁面,按右下角那個大的拍照按鈕,將收據拍照,收據太長就連拍幾張,再一起送出。一張收據可以得到 25 個 points, 但如果剛好是 target brand 的話,有可能直接 300 points.
點數兌獎
剛剛提到一張普通發票大約是 25 points, 而 3500 points 可以換一張 $3 Amazon GC (Gift Card) 序號,這樣算來大約 1166點可以換成一元。不是很豐厚,但如果是 frequent shopper,一年也可以累積個破百是沒問題的,重點是每個月點個按鈕,也不廢什麼工夫呀!
也可以選其他的 GC,例如 Starbucks, target, CVS, Dunkin Donuts…etc,你也可以將點數用來參加 Sweepstake 這些不定期舉辦的抽獎。
自動化搜集功能
對,其實常常不會記得拍照收據就丟了,所以你看我2020年底開始用,其實也沒有登記太多收據。(明明就買很多)
畢竟美國的收據不像台灣的統一發票可以對獎,除非你要之後退貨,不然留著其實沒什麼用。也沒有這麼勤勞一直去拍照。這邊有個自動化搜集收據的功能,非常適合懶骨頭,喜歡動動手指網路購物中毒的人。
我們到 Account 頁面,綁定自己的 Amazon 帳號,以及 email帳號(我是綁 gmail)。
帳號綁定後,只要定期到剛剛那張 Activity 頁面點藍色按鈕 (eRecept Pull),就會將最近的 Amazon/email 符合資格發票進行掃描,讓後直接換點數給你,例如上面這張圖是找到12張 e發票,所以自動幫我加進去。(只有第一張剛好符合兩個 offer 得到625點,其餘11張都是25點,所以這次掃瞄得了 900點,以轉換現金來看,大約是0.77元。自己可以計算家裡大約一天會有多少發票,網路購物的e發票,則能大概推算一年能帶來的收益。
收據限制
線上收據就是指定的這幾家會收,Amazon, Walmart, Target, Costco…至於實體收據,則並不是所有收據都能換25points的,Grocery Store, Wholesale Club, Amazon, Hardware, Pet, Convenient Store 這些ok,但其他的,例如餐廳的可能就無法囉!我覺得也合理,因為比較難看你吃什麼東西推測你的行為模式呀!這個資料對廣告主反而可能是雜訊,所以寧願不要了!
Baseline
從上面的公式計算,假如一天有4張發票,一年算1166張好了,1166*25/1166 = 大約可以換到25元,但是不定期的任務大概又能再加成一半,所以推算大約可以換 50元 Amazon GC.
如果你經常做小成本的零零碎碎的花費,那可能就可以拿幾百塊也有機會。
就算一年累積下來,只有數十美金,以所需要付出的時間成本(一個月按一次按鈕)來衡量,還是很划算呀!
聲明
你猶豫了一下問,這樣會不會有資料風險呀?我只能說,如果會擔心的話,就不要賣吧!或者你不希望連結 email, 只願意綁定 Amazon,也許也是一種方式囉!正所謂,有風險才有報酬哎!
Facebook Comments